作者:李颖生( Helen Li )
在前一篇文章的视频中,Adam Braun总结了PoP成长的3点经验:1)实现明确、直观的影响力;2)利用数字媒体,打造口碑相传的品牌效应;3)实现规模化发展。
从我们收到的反馈中,看来大家对于“希望的铅笔”(以下称PoP),存在一个很大的疑惑:它就是一个普通的非营利机构啊,似乎也只是通过捐款进行营收,并没有什么创收途径,为什么要谈盈利呢?
首先解释一下,Adam Braun谈到的“盈利共益”,不是指某一个特定机构既要实现盈利,又要实现社会价值的双重使命,如社会企业;他所指的,是商业机构和非营利机构彼此相交的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两类机构协作共生。对于企业而言,它们通过与非营利机构的合作,增强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提高盈利能力;对于非营利机构,把公益理想与商业式运营(包括与企业的合作)结合起来,也就是Adam所说的“理想主义与商业机敏”的结合,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支持,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这样的结果是各自都能实现更大的价值,最终增加整体的社会价值。
PoP商业模式中的价值突围
PoP作为一个新成立的非营利机构,在短短4年间,实现了迅速的增长,无论收入还是净资产,增长率都接近或超过100%。PoP成立于美国经济衰退之初,经历的是美国30年里最严酷的捐赠环境,而它快速发展的大背景是相当数量的非营利机构因为筹款困难,被迫关门。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分析PoP的发展动力,或能带来新的启示。
如果我们挖掘PoP的财务报表(2012年),会进一步发现:
- 90%的收入,都是非限定性捐赠。
- 募款费用比约9%,募款效率比约6%。在慈善导航网上,募款费用比和募款效率比这两项,如果在10%以下,可以分别得到满分10分。(募款费用比=募款支出/总支出;募款效率比=募款支出/捐赠总收入)
- 数字平台和媒体支出占总支出的12%(约40万美元),主要是网站建设、视频制作、在线支付等。
- Adam Braun年薪$145,000,其它补贴约$5,000。根据非营利时报2013年2月的一份报告,与PoP预算相当的机构,CEO平均薪酬(含补贴)约为$119,167,而教育领域CEO平均薪酬为$105,965。这样看来,Adam的薪酬比同等预算规模机构的CEO高出约26%,比教育机构的CEO高出42%。另外,不要忽视的一点是,Adam还只是一个运营才4年的机构。
看这些数字,你一定觉得PoP和Adam真是开心,拿钱多,花钱爽,募款成本低;他们不是应该把行政费用以外的支出都用于建学校、发展教育吗?怎么可以拿出12%去做数字媒体?对了,PoP纽约的办公室在曼哈顿,紧邻百老汇,离时代广场就2站地。这让一直以来勤勤恳恳的非营利机构,情何以堪?
我们不难看出,PoP重塑了与捐赠人的关系,为自己赢得了很大的自主。其中的关键就是在其商业模式中突破了传统的价值定位。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实现价值。近几年,商业模式的理念,逐渐进入社会部门。传统非营利机构通常以项目为核心,现在很多非营利机构也开始审视,如何能从项目核心转向价值核心。这个挑战还是很大的。正如公益慈善咨询领军机构BridgeSpan的创始人Tom Tierney所说,在社会部门,大家(无论是非营利机构,还是资助方)把过多的精力放在项目上,近乎变态了。(好吧,这里我夸张了一点,他的原话是really disproportionate,严重不成比例)。这样一来,限制了思路,狭隘了视野,却忽略了全局,忘记了初衷。公益领域形成线性价值链,项目成了唯一的增值渠道,非营利组织成了出苦力的生产者,一些情形中,捐赠人的买单能力被扭曲成了一切说了算的统治力。
PoP对谁创造什么价值?PoP的个人捐赠人,以年轻人为主,对于他们而言,PoP的价值不只在于建了多少个学校,更在于实现教育公平、参与感、联结感、积极乐观、充满希望;这些人不仅是出钱出力的捐赠人,更是用脚投票的消费者,当PoP聚集并锁定了一个足够大的支持者群体,这个群体转化成了PoP对商业企业的价值。而这些企业对PoP的宣传和推广,又为PoP吸引了更多的支持者。这样,PoP的价值传递突破了单向线性,而是形成了一个互赖互益的生态系统。
那么在这个商业模式中,PoP如何去传递和实现价值呢?基本途径就如Adam Braun在视频中所总结的:实现明确的、直观的影响力;创造口碑效应;快速拓展实现规模化。这三点,逻辑很简单,并不高科技,白话版就是:把事情做好,让人知道你做好了,一起把事情做大;学院版就是:做项目,做品牌,做模式。这三点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虽然思路很简明,可是每一个环节都有大文章做。Adam承认,PoP之所以能做好,也得益于他在贝恩公司积累的经验。 这篇文章的重点是分析PoP商业模式中的价值核心,具体的实施过程就暂且不表了。
需要指出的是,在PoP商业模式中,围绕着年轻人这个核心驱动,创造、传递和实现价值,这三者没有脱节,而是成为协调一致的系统,完全契合年轻人的价值观、沟通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喜好。 总体说来,PoP把自己置身于一个价值生态体系中,在这里它既创造价值,又得益于其它群体所创造的价值。Adam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们从来不提“服务”, 因为我觉得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也正因为此,PoP完全跳出了传统的“捐赠人-非营利机构”的饱受诟病的权力失衡(Power Imbalance)怪圈,不仅如此,无论捐赠人还是商业合作伙伴,都自发变身,为PoP摇旗呐喊,这也是PoP募款成本低的原因之一。而在企业看来,这样做,其实也是在宣扬他们其自身的价值主张和传播其品牌宣言。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Adam的哥哥Scooter以及Justin Bieber。Scooter给Adam介绍了很多重量级的名人,所以很多人觉得PoP的成功是因为Adam Braun的强大的社交网络。 这个看法有些片面了。2011年Bieber成为PoP的代言人,当年Bieber的美国巡回演出中,每张票捐$1给PoP,结果单单是那一季就为PoP建了15个学校。 毫无疑问,Scooter和Bieber对PoP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PoP也的确大打Bieber牌。可是我们不该忽略,PoP高效、积极的品牌信息,也为Bieber增值不少。 Bieber曾说,“Adam非常的聪明,但是我更看重的是PoP这个组织和它的善业。我很年轻,PoP是一个年轻的慈善组织,它努力帮助年轻人。我希望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所以,Scooter和Bieber的贡献,不但不能抹杀PoP的成就,其实反倒证明了Adam“营益”理念的有效性,即价值核心。只有当你能创造和实现价值,你的强大社交网络才能转化为倍增效应。
再回头来看传统的非营利机构。打个未必恰当的比方:一心埋头苦做项目,是农业时代的商业模式,自己苦耕作,成败全在天,更可悲的是,有时候即使碰上白菜大丰收,还可能卖不出去,烂在自己田里;而一心想着优化项目,借此获得更多捐款,是工业时代的商业模式,物美价廉是核心价值,最终往往逃不出同质竞争,甚至还有偏离使命的危险。未来怎么走?非营利机构都应该跳出苦做项目苦筹款的圈子,从系统的角度,围绕价值实现突围:重新看看自己在哪些环节可以对谁产生什么价值,然后怎样去传递和实现这个价值,在实现价值的过程中,筹款会是副产品。
新兴公益创业人
再来聊聊Adam Braun。他出生于83年,刚满30岁。 他生长在一个优越的中产家庭,父母都是医生,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常春藤名校之一的布朗大学,后来在顶尖咨询公司贝恩公司做咨询师。就这样一个顺风顺水的人,怎么会辞去风光的工作,去创立一个非营利机构呢?
在Adam的成长过程中,有2个事件对他影响极深。
一是他爷爷是犹太人大屠杀的幸存者,逃难过程中,辗转数国,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得以逃脱,来到美国。同时,教育是犹太人家庭的传统价值,Adam的爷爷放弃了自己的教育机会,让Adam的爸爸能够得到良好教育。对于这样的家庭背景,Adam自述给了他2个很大的影响:“我不只是个美国人,我更是个世界公民;教育可以改变生命。”
二是他大学毕业后,背包游全球,走了世界50多个国家。每到一处,他都问小朋友同一个问题,你最想要什么?很多小朋友的回答都让他难以忘怀,在中国,一个小女孩说,最想要一本书;他最喜欢的答案来自一个香港小男孩,“我最想要魔力。” 后来,他到了印度,近乎赤贫的状态令他极为吃惊,当他问一个8、9岁的街头行乞的小男孩,你最想要什么。小男孩说,“我最想要一支铅笔。” 在那一刻,他的心被深深触动了。“这就对了。就是它了。” Adam这么说。他已经找到了他的探寻。
回到美国,他已经知道自己的事业是什么。可是他没有进入一个非营利机构,也没有立刻创办一个非营利机构,而是选择进入贝恩咨询公司–“本科生黄埔军校”,他需要让自己积累商业运作的经验。“在贝恩的两年里,我玩命似的学习。” Adam在视频中所分享的3点经验,项目运作、品牌运作、规模化成长,无一不得益于他在贝恩的训练。
Adam虽然是个80后,可是他的经历,却代表了这些年成功的新兴公益创业人的普遍路径:激情梦想与机敏实施的结合。
在过去,很多公益创业人,常常因为一腔热情而成立一个公益机构,围绕这个热情去筹资募款发展机构。而现在,这个局面正在改变,从外部看,捐赠人越来越“精明”,要求越来越高,仅仅是“做善事”已经不能成为募款的令牌了;从内部看,新兴公益创业人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经历和视野越来越丰富,公益不再是拥有财富以后的附加品,而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事业模式、一种价值表达。内外两种力量,推动这些新兴公益创业人,超越传统公益创业模式,无论是选择何种组织形式(非营利机构、社会企业、商业企业),他们都处在一个变化格局的前端,重新定义公益和慈善。
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新兴公益创业人?在Adam的成长路径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其他新兴公益创业人的经历中普遍出现的主题:
- 明晰核心价值观:回顾你的生命经历,有哪些人、哪些事件,对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究竟什么对于你是最为重要的?很多充满善心的公益创业人会不自觉地被外部需求所驱动。这个世界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很多。我们可以做很多好事,感觉很舒服,可是只有当你所做的“善业”与你的核心价值观一致时,才能为你以及你的事业,提供恒久持续的动力。
- 坚持探索,拒绝妥协:Adam问了那么多小孩以后,终于找到那个让他内心触动的回答。对于Adam而言,或许这是试探其内心激情的一部分,可是这样一种坚持探索的精神,可以表现在公益创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创业方向,还是创业路径,或是寻找创业伙伴,你一定要不断地尝试,不要满足于“差不多了,好像对了”,而是找到“这就对了!就是它了!”这一刻的来到。这也好比Steve Jobs的谆谆告诫: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 有战略,能实施:Adam进入贝恩,有2点值得称道:1)这是一个刻意选择,他知道自己下一步需要实现的目标;2)他认识到商业运营对于个人能力和机构成长的价值。每个人所处的人生阶段和际遇不同,并非每个人都需要或者可以进入企业锻炼提升,但是你一定需要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还缺少什么能力,怎样去提升这些能力。
这些经验,绝不单适用于80后。70后安猪是我们中国的新兴公益创业人之一。 前几天读到安猪关于《你是谁》这篇文章。安猪经历了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细读这篇文章,你可以看到他与Adam Braun在公益创业上的诸多共性。杰奎琳•诺沃格拉茨(Jacqueline Novogratz)是我非常尊敬的公益创业人。2013年Acumen创立10周年,他们也刚刚完成了新一轮品牌重塑。60后的她总结了Acumen创业10年的10点经验,最终归结为一句话,“激情和使命不能带你走到终点。领导需要价值观、能力和经验的合理配置。”(”Passion and purpose will only take you so far. Leaders need the right mix of values, skills, and experience.”)
[break]
[break]
请参阅版权说明。网络及微信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 善天下中文网,并请注明版权所有者姓名,及 本文地址:http://www.gpcommon.org/ch/2013/12/17/new-biz-model-and-emerging-np-entrepreneurs/
Helen Li
【专业余】个人发展,职业发展
【业余】Roadtrip Genius|Driven Runner|Bookworm|Shutterbug|Arts Buff|Foodie
【善天下英文网】www.gpcommon.org
【个人网站】www.helenys.li
【微信】helenedd
Latest posts by Helen Li (see all)
- 价值观分类卡片游戏 - November 19, 2024
- 驶向蓝海 中美慈善3.0模式 (下)实践篇 - August 5, 2015
- 驶向蓝海 中美慈善3.0模式(上)趋势篇 - August 5, 2015
- TPI 慈善咨询行业的开山大师 - December 1, 2014
- 【教育创新】公民+学校=影响力+规模化 - November 24,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