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颖生( Helen Li )
接上篇:GivingWithPurpose-第二节-关联和意义(上)
2.4 进一步检视
由于我们目前考察的要素是“关联和意义”,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检视,确定这个非营利机构与其所服务的人群和社区紧密相连,确定这个机构对于其要解决的问题有深入的理解。
这一点非常重要。所有的社会需要和社会问题都存在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中。 非营利机构所面对的很多问题,无论是饥饿、贫穷、无家可归,还是教育或环境问题,它们都有非常复杂的根源,而且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人群或社区之间,其反映和成因都可能迥异,自然不可能有“包打天下”的解决方案。一个机构要能真正解决问题,一定需要深深地植根于其服务对象和社区。
那么如何判断这个机构是否与其服务社区建立了“有意义的关联”呢?
首先看看这个机构对它所解决的社会问题的定义和描述。他们的表述是很空泛还是很具体?对于这个问题所影响的人群和范围,是否有清楚的认识?在这一问题上,他们是否清楚目前已经有哪些机构通过什么方式在解决问题,而空缺在哪里?这一问题在其所服务的人群和社区中的成因有哪些?简单地说,这个机构是不是能充分说明为什么它的工作很重要?
如果一个机构连自己需要服务的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都说不清楚,那又怎么能期望它能找到恰当的、有效的解决方式呢?
其次看看这个机构在陈述其所针对的社会问题时所引用的信息和资源。一个非营利机构要了解其服务对象和解决的问题,有很多手段。譬如自己实施的需求分析研究、其它机构的研究报告、或者来源于社区的直接经验。要确保这个机构的需求陈述,所采用的证据都是真实可靠的,而不是臆造的,或者是基于假设和推断。
最后看看这个机构是否与所在社区协调一致,是否与利益相关方关系良好。无论所针对的问题大还是小,没有任何一个非营利机构能够在真空中运作。这个机构是否得到了其服务对象的支持,还是一厢情愿地“送温暖”? 这个机构是否清楚其服务社区中有哪些利益相关方-政府机构、企业、其它社会组织和捐赠人等等?各方态度如何?都能提供怎样的知识、资源、经验?这个机构和这些利益相关方关系如何?有什么表现?对于这些问题,你可以通过观察这个机构如何描述其受益人、与谁合作、向谁学习、理事会构成、以及其工作如何与所在社区的其它工作互相支持等方式,来获取较为确切的认识。
2.5 持续向外界学习
前面主要讨论了如何检视非营利机构是否植根于自己所服务的社区,是否深入理解它所针对的社会问题。同样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这个机构是否积极地持续地向外界学习。
无论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在社区层次上,很多问题,很可能已经有人研究过或者着手过同样的问题,至少是相似的问题。 一个负责的机构,应该持续关注相关问题领域内的研究、公共数据、其它机构的实践反馈等。
当这个机构对社区环境、服务对象、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实践等内容有了清楚认识之后,它应该能提出一套可行的解决方案,有些机构称之为“变革理论”,这好像是指导机构工作的导航图。明白要解决的问题,好比知道旅行的终点;只有当明确通过什么交通工具、采取什么路线,到达既定目的地时,这个机构才值得你投资。
之所以强调持续向外界学习,是因为对于任何一个社会问题,大家常常有各自的想法,可是想法自身并不能代表行动,也不能确保有效。所以,非营利机构不能固执沉迷与自己的想法,而应该转向机构以外,寻求更为广泛和客观的现实证据。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一个听起来不错的想法,转变为切实可行的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变革理论也好,需求分析也好,这些只是一些术语。有些机构可能完全没有用到这些术语,但同样能清楚地表述其解决方案,这也未尝不可。
2.6 棒球明星Cal Ripken Jr.分享行善心得
小卡尔·瑞普肯( Cal Ripken Jr. )是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巴尔的摩金莺队的退役球手,2007年以98.53%高票入选棒球名人堂。他在1982-1988年期间所创造的2632场连续出场纪录,至今仍未打破,因此被称为铁人(Iron Man)。2001年,小卡尔·瑞普肯和弟弟比尔·瑞普肯为纪念父亲,成立了“老卡尔·瑞普肯基金会”(The Cal Ripken, Sr. Foundation),借助棒球和垒球项目来帮助美国贫困社区的弱势青少年塑造品格,战胜挑战。
瑞普肯的这一段访谈,从几个方面呼应了这一节的主题。
1)慈善是非常个人的事,每个人的行善路径和倾向离不开个人成长路径和家庭影响。
瑞普肯选择以棒球作为其慈善事业的主题,自然不难理解,可是父亲和社区的影响,却对其慈善战略产生了根本的影响。
在小卡尔·瑞普肯的童年记忆里,父母就经常帮助和救济社区里需要帮助的人,所以对他而言,成为一名职业棒球手的动力之一就是可以拥有更多的资源去回馈社区;而父亲一向强调,如果能真正帮助一个人改变生命,远远胜过蜻蜓点水般地接济100个人,所以他的基金会以棒球为媒介,而真正的目标是帮助青少年塑造性格、打造领导力、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同时,瑞普肯的职业生涯只效力过金莺队这一支球队,而棒球又是非常“美国”的一项运动,这直接影响了瑞普肯慈善路径中的“社区”倾向。正如他在访谈中所言,“在我看来,需求就在这里,就在你所在社区。”
2)如果想要让你的慈善行为发挥影响力,最好能先停下来想想清楚。
瑞普肯一上来就坦承,自己行善走了很多弯路。一开始就想着回报社区,老想着做好人、做好事,几乎有求必应,甚至连自己都没搞清楚的政策倡导,也要热情地参与支持。可是,这样的行为,始终有脱节的感觉,感动不了自己的内心;经过思量,终于发现,自己真正热切关注的人群是孩子。在此基础上,他重新规划了自己的慈善,以青少年为核心,把自己的优势资源与希望实现的目标结合起来。
瑞普肯诚心说,如果要给想要做善事的人一个建议,那么我要说,行善之前,先问自己2个个问题:1)你究竟想要帮助谁? 2)你如何才能最好地把所有的资源整合起来实现你的目的?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瑞普肯不止一次提到“资源”,而不是“金钱”。他曾解释,所谓资源,既包括金钱,也包括你的影响力,你所能打动的合作伙伴等。
瑞普肯还补充说,除了上面两个问题,他也很重视“感觉”。你所做的事情,得让自己“感觉不错”。当两者结合起来时,你的慈善对于你才算真正“有了意义”。
3)只有想法还不行,执行很重要。
瑞普肯的基金会有很多合作伙伴,所以他深知,要赢得伙伴,必须得证明结果。“光有概念不行,你不可能跟别人说,这个想法真的很棒,相信我,我能干好。你得拿出可行的计划。这好像商业里寻求投资一样,你得有一个商业计划,说服别人你能行。“
除了实施计划,对结果进行测量和评估也很重要。 基金会2009、2010、2011年连续3年请第三方机构做专业评估。评估结果既用于指导基金会自身工作的改进,也便于对外界沟通。
第二节内容完。
[break]
[break]
请参阅版权说明。网络及微信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 善天下中文网,并请注明版权所有者姓名,及 本文地址:http://www.gpcommon.org/ch/2013/08/04/giving-with-purpose-relevance-2/
Helen Li
【专业余】个人发展,职业发展
【业余】Roadtrip Genius|Driven Runner|Bookworm|Shutterbug|Arts Buff|Foodie
【善天下英文网】www.gpcommon.org
【个人网站】www.helenys.li
【微信】helenedd
Latest posts by Helen Li (see all)
- 价值观分类卡片游戏 - November 19, 2024
- 驶向蓝海 中美慈善3.0模式 (下)实践篇 - August 5, 2015
- 驶向蓝海 中美慈善3.0模式(上)趋势篇 - August 5, 2015
- TPI 慈善咨询行业的开山大师 - December 1, 2014
- 【教育创新】公民+学校=影响力+规模化 - November 24,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