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amela P. Flaherty
译者:赖佐夫
Helen Li 注:企业基金会的资金大多直接来源于企业,而基金会与企业的关系却不尽相同,这个关系主要可以从2个维度来观察:一是基金会运营的独立程度,二是基金会活动与企业战略的关联度。一些基金会完全独立于企业,相对简单;而更多时候,企业基金会与企业之间,还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纠结。在过去,企业基金会有时被视为企业的爱心或者说社会责任的体现,有时甚至只是服务于企业的公关和市场需求,很多企业基金会因此被视为一项支出。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开始重新审视企业基金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开始认识到企业基金会和企业,除了资金的关系,其实还可以形成更为良性的互动关系,既能促成基金会的社会使命,还能促进企业的商业目标。
[break]
那么,怎么做才能达成这样一种良性的互动呢? 花旗基金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花旗基金会近年来的资助额基本保持在全美企业基金会的前10名。这样大规模的资助资金,他们以前一直采用天女散花式的资助方式,真有点”飞入人间无处寻“的意思。在下面这篇文章里,Pamela Flaherty描述了基金会如何转变了资助战略。这些转变,归纳起来有几个要点:
- 聚焦资助领域。
- 充分利用企业的全面资源,除财务资源外,还有知识、技能、人才、渠道等。
- 从关注活动(outcome)本身,转变为关注效果和影响力,并进行测评
- 充分发挥基金会的中立和枢纽作用,连接非营利机构、商业机构、政府部门,使其各尽所能,并促进各方利益的实现。
- 投资研究和思想领导力,为慈善实践和创新寻找理论支持、扩大推广平台和渠道
[break]
由于这篇文章主要是从基金会战略的角度来阐述,所以它没有详细论述基金会与花旗集团的关系,以及基金会战略和实践对花旗集团的影响。事实上,基金会理事会成员大部分是花旗集团的核心领导,而基金会员工中也有不少人来自花旗集团,甚至基金会高层的薪资都在集团财务中体现。同时,基金会的资助地域集中在花旗集团有业务活动的1000余个社区。基金会在追求金融普惠、帮助低收入人群的同时,客观上也能为集团培养未来客户和长期客户,并在社区中为集团营造了更为积极的业务环境,无论是客户关系还是政府关系。另外,基金会在调动集团人才(如下文的小额信贷部门)时,同时提高了员工参与和投入;而研究表明,这类实践对于提高员工效率和忠诚度是大有助益的。从这个角度上说,虽然花旗基金会资助额巨大(2011年,花旗基金会资助额高达$7,600万,Form-990-PF, 2011),但这些资助,对于花旗集团,并非全是花费,而可以称得上是投资。
[break]
国内很多企业基金会还在探索定位及战略,无论企业基金会是否完全独立于企业,花旗基金会的战略转型都是值得借鉴的。
[break]
[break]
编者按: Pamela P. Flaherty是花旗基金会的董事长与CEO,同时是花旗集团公民责任部总监。
本文原本为Skoll世界论坛正推出的“我们的变革理论”系列专题所作。这一专题旨在突出强调致力于社会影响力(social impact)的投资机构的不同战略与方法。
[break]
多年来,花旗基金会做了大量小额资助。在2008年,我们资助了2600笔,有的仅只2500美元而已。这些资助更关心活动的成功实现,而不是追求影响和结果。我们的目标是在资源允许的前提下,将资金分配给尽可能多的社区机构,而这些项目也涉及诸多领域。
[break]
我们逐渐认识到必须聚焦,并且设立可测量的影响力目标,以表现理性的投资思维,并负责地利用我们的财政资源。
[break]
一点小背景:2007年,在我出任花旗基金会的董事长和CEO时,基金会已经在100多个国家有落地项目。我的行事方式是我在花旗多年经验的体现—我曾在集团内担任不同职位,从管理纽约市的个人银行业务,到负责人力资源。我深知,在向内部合伙人、受资助方和股东证明我们基金会价值的同时,我们必须对基金会进行调整,使其与花旗集团的业务能力与使命更好地协同一致。经过一年多的深入分析和与合作伙伴多次会谈后,我们将战略提炼为:拓展普惠金融,并为低收入个人和家庭经济赋权。
[break]
这对于我们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深信普惠金融可以带动经济赋权、创造经济机会。根据麦肯锡的研究,全世界大约有27亿人根本没有银行账户或者缺乏银行服务。他们无法接触正规的金融服务,而这些金融服务可以为金融资产提供安全和保障,并提高家庭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影响他们获得正规金融服务的原因包括成本、距离、社会壁垒、教育以及合适的金融产品设计。
[break]
借助于成百上千的受资助机构,并与花旗集团业务部门合作,花旗基金会致力于通过开发和配置合适的、能支付得起的产品来克服这些障碍。受过教育和赋权的个体,通过科技手段能更容易获得这些产品。
[break]
金融服务创新中心(Center for Financial Services Innovation, CFSI)是一个尤其富于创新的合作伙伴,我们一起联合设立了史上第一个“美国金融能力创新基金”(US Financial Capability Innovation Fund)。金融服务创新中心和这个基金,鼓励以创新方式开发和交付有利于提高美国人民金融能力的产品。现在正进行第二轮投资,基金已经投资了五个不同的项目。这些项目都在检验模式突破,其中的“储蓄魔力”(Piggymojo)就是通过采用科技手段和社会网络来激励储蓄冲动。
[break]
南美的“项目资本”(Proyecto Capital)的工作也令我们振奋。“项目资本”正在试验、推广和评估为增进金融普惠而定制的项目,这些项目将储蓄和理财教育与政府资助的”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计划”(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连接起来。通过这个计划,世界各国政府为支持公民的社会福利支出数百亿美元现金,这些政府支付项目,总体而言并没有和正规金融产品或者机构挂钩,政府拨款一经收讫即刻就被花费。“项目资本”能将这些现金支付与金融机构整合起来,以使得低收入人群能存上一小笔钱。这一储蓄行为可以实现两个目标:第一,它有助于建立财务安全;第二,它能改变(受政府救济的)领款人的观念,从将钱花光转变到资产建设,或者说短期思维转变到长期筹划。同时,“项目资本”的工作也正合时宜,越来越多的政府看到了将这些转移支付和储蓄联系起来的机会,也正在变革相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G20最近的联合声明就是例证。
[break]
当个人、家庭和社区能积累起诸如教育、储蓄或谋生技能这些资产时,他们便更有可能提高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实现更高效的生活。
[break]
我们的变革理论的核心是我们有能力撬动花旗集团全球人才、能力和资源,让好的理念得以推广。我们的“超越慈善”战略的一个很好的案例就是我们努力与“花旗小额信贷”部门合作,帮助低收入家庭建立大学教育储蓄账户,这可以成为他们的孩子成功获得大学教育的跳板。最近的研究表明,来自有大学教育储蓄账户的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其接受大学教育的可能性是没有储蓄账户家庭的学生7倍之多。简而言之,储蓄行为有助于激发并增强实现诸如上大学这样的长期目标的毅力。通过花旗基金会的领导和资助,与我们合作伙伴“知识就是力量”基金会(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KIPP)和“联合黑人大学基金”(United Negro College Fund , UNCF)一道,在选取的几个城市,我们帮助成千上万KIPP基金会特许学校的学生建立了大学教育储蓄账户。而这个行动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花旗集团小额信贷”部门的同事也全力参与,特地为此设计了一个可以规模化扩展的储蓄平台,使这一计划得以大规模地有效推广。
[break]
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慈善资源是有限的(2012年总资助额是7800万美元),除我们的“超越慈善”战略、寻求合作、投资创新与追踪社会影响外,我们还在关注的领域里进行思想领导力的投资,以便于分享有效尝试,并借此影响政策和行业实践。例如,我们投资研究项目,在诠释机会的同时鼓励对话。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委托摩立特集团(Monitor Group) 进行了一项关于“缩小差距”(Bridging the Gap)的研究项目,这一项目旨在帮助银行和小额信贷机构更好地理解:通过理财教育,赋权给客户帮助其合理决策的价值所在。这一研究的突破性成就是让这些机构深刻的理解了提高客户理财能力对于机构本身的商业价值,由此为理财教育项目的持续发展找到了出路,而此前,理财教育项目一直被视为一项支出。研究报告确认了5个理财教育模式,既能创收,又能赋权于客户。
[break]
我们最后的一个转变是对影响力进行测量。我们与被资助机构进行合作,帮助其测量他们的活动如何改善了客户的生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再使用“理财教育”这个词,而开始使用”理财能力”。我们希望知道如果储蓄更多,或债务更少是否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哪些实践有效,哪些实践无效,相关证据正在逐渐显现。通过与金融服务创新中心及花旗理财能力研究专项基金协同研究,并与扶贫创新行动(Innovation for Poverty Action, IPA)合作,我们正在发现成功且有效率的模式。这些特定项目和大量文献研究表明,与教育关联的适时产品,如果能让人们学以致用,那么它们的确能改变人们的经济行为。
[break]
我们很荣幸能入选“Skoll世界论坛”在线连载系列,来分享我们的通过创新、协作和专注解决重大社会和经济问题的方式方法。花旗基金会一直乐于通过学习他人的经验来改进我们的运作方式。Skoll世界论坛连载系列让我们有机会和你们大家一起,借他山之石,不断进步。
[break]
[break]
本文采用“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中国大陆”共享协议。
请参阅版权说明。网络及微信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 善天下中文网,并请注明版权所有者姓名,及 本文地址:http://www.gpcommon.org/ch/2012/12/23/citi-foundation-investing-for-financial-inclusion/
The following two tabs change content below.
赖佐夫
项目总监 at 南都基金会、斐蓝赛(波士顿)咨询公司高级研究员、善天下中文网共同发起人
Latest posts by 赖佐夫 (see all)
- 大胆地去领导(下) - March 16, 2014
- 大胆地去领导(上) - March 11, 2014
- 洛克菲勒的遗产 - August 13, 2013
- 耐心资本的黑暗之舞 ——敏智经验与启示 - June 3, 2013
-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十周年庆特刊(四):与穷人肩并肩 - May 28, 2013